乐鱼全站app登录网页版链接入口专注电子走刀器、机械走刀器、组合压板、精密平口钳、机床工具附件生产!
全国咨询热线:151-6666-5513

乐鱼体育电脑版

二战时期苏联的BT系列坦克履带断了不要紧拆下去后跑得更快

来源:组合压板    发布时间:2023-12-25 15:53:24
产品详情

  在苏联二战时期的各种坦克中,最出名的就要数T-34了,不管是在本土防御还是反击战中,都能够正常的看到它的身影。

  而在它出现之前,撑起苏联装甲部队的则是另一辆坦克——BT-7,在苏联它被定义成了快速坦克,虽然到了二战期间它发挥的作用并不是很大,但这并不能改变这辆坦克性能优异的事实。

  苏联坦克的出现时间并不是很早,甚至还有点晚,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法国的雷诺FT-17轻型坦克被引进,这也算是苏联的第一辆坦克,而后便开始了自行研发坦克的举动。雷诺小坦克虽然在当时比较先机,但随着欧洲各国不断的提高对坦克的重视程度,雷诺FT-17很快就成为了一个被淘汰的产品。1926年的时候,苏联第一辆由自己研发并生产的坦克诞生了,其型号名称为T-18支援战车,因全名叫做“马里·索里兹迪尼亚”,所以这辆坦克也经常被叫做MS1轻型坦克。

  虽然只有5吨不到的重量,但这辆坦克无疑开启了苏联T系列坦克的先河,并为后来的坦克自主研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这两小坦克一直服役到上世纪30年代,因为37mm坦克炮的威力已经严重不足,苏联人还给它换装了较为强大的47mm炮,有一种小车抗大炮的感觉。同时对坦克的研发并没有停下了,但因为错误的理念,苏联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坚信炮塔越多坦克的威力也越大,好在这促进了重型坦克的出现。

  20年代末期,快速坦克的理念被引入各国,苏联也不例外。将快速坦克直接定义成轻型坦克其实并不是很准确。它定位的由来理应是根据功能来区分的,所以只要跑得足够快,几十吨往上的也可以被称为“快速坦克”,这类似于英国的巡洋坦克。凭借超高的移动速度,既能侦查敌情,也可以对敌人发起出其不意的袭击。在此需求之下,BT系列的坦克出现了。只不过将其定义成苏联自主研制得有些牵强,BT坦克实际上来自美国,并属于克里斯蒂悬挂的附属产品。

  提起BT坦克,它最大的特点是率先使用了克里斯蒂悬挂,1929年,一个名叫克里斯蒂的美国人发明了一种新型的悬挂装置,并以自己的名字来给它命名。

  和早期的“拖拉机式”悬挂不同,这种新式的悬挂放弃了托链轮的设计,并采用了大直径的承重轮来撑起整条履带。每个负重轮有独立的连接杆和减震弹簧,并且全部隐藏在了车体的内部。它所带来的优点不但可以增加越野时的平稳性和高速行驶能力,也可以使悬挂的防御性增强。而克里斯蒂为增加卖点,还特意将诱导轮和承重轮设计地都可以和驱动相连接,使这种悬挂在没了履带的情况下一样能跑,最前端的两个负重轮负责控制方向。

  在克里斯蒂悬挂诞生的第二年,苏联人就注意到了它,并派人前往美国考察。当时克里斯蒂一共造出了9辆用这种悬挂的样车,并命名为“M1931坦克”,而后有7辆被美国陆军买走,剩下两辆没有装备炮塔的坦克车体则被苏联人搞到了手。这两个国家国家明显对这种悬挂持有相反的态度,苏联在接触到这种悬挂之后,立刻成为了这种设计的铁杆粉丝,不仅被用于了快速坦克上面,而后出现的非重型坦克也均才用了这种结构。反观美国就对克里斯蒂悬挂不以为然,毕竟有优点就有缺点,使用克里斯蒂悬挂不仅维修困难,而且坦克内部的空间也会被进一步压缩。

  那两辆没有炮塔的样车被带回苏联后,经过反复的测试,最终通过了严格的考核,进而被提上了量产的行列。

  值得一提的是,苏联直接采用了本用来承载悬挂的车体,也就是后来的BT系列坦克,而那两辆没有炮塔的样车也就被命名为了BT-1型。以BT-1为原型,苏联人给它加装上了炮塔并配备了一门37mm坦克炮,命名为BT-2,这也是最先被量产的快速坦克。其全重11吨,装甲最大厚度20mm,车组成员为三人,越野的最大时速可达每小时50公里,若是在公路上行驶,最大时速可达每小时70公里。

  它早期延伸型号改动并不大,到BT-4型的时候车体从铆接结构变成了更坚固的焊接结构。而后就是BT-5型坦克的诞生,为提升生火力,它换装了45mm坦克炮,炮塔也做了改进,后部有延伸空间的是配有无线电设备的指挥坦克。同时这辆坦克全部换装了苏联自产的发动机,因为没有适配的发动机,BT-5之前的坦克均采用了从美国进口的发动机。1935年的时候,BT系列最后一辆坦克BT-7诞生了,它采用了倾斜的椭圆炮塔,并将之前的汽油发动机换成了V2柴油发动机,也就是后来T34使用的发动机。

  当初苏联最看好这辆坦克的一点就是它可以履带和轮式两用,但这一点并在日后的战争中被反映出来。拥有直接用轮子前进的能力,并不是为了让坦克在履带被打断的情况下继续战斗,战场地形复杂,用轮子来行驶是不好使的,同时车组乘员也要花时间下车将两条履带彻底卸下。所以轮子的作用只是让坦克在公路上可以高速移动,并节省燃料。可不幸的是当时苏联绝大多数都是以土路为主,这一优点没什么可发挥的地方。

  虽然最大的特色成为了摆设,但BT坦克的另一项优点是不能被忽视的,那就是它的移动速度,在二战之前它是跑得最快的坦克之一,在二战中也是这样。

  若是加上老练的车组成员,那这辆坦克可完全凭借自身的速度对敌人进行持续不断的骚扰。德军进攻苏联初期,大量的BT-5和BT-7被部署在前线,在和同重量级坦克的对射中,BT系列的坦克也并没有处于下风。

  话虽如此,但这辆坦克还是有致命缺陷的,比如它的装甲,基本上跟没有一样,甚至重机枪一样可以给它打成筛子。不管是在苏芬战争中还是在西班牙,大量的BT坦克被单兵使用的手榴弹或炸药包损毁。这还不是它最大的缺点,别看BT坦克诞生的时间要比T34早,但它生产它的复杂程度其实要远高于T34,其中的原因自然是驱动的切换和前边的转向轮了。这对于深陷战争的苏联自然格外的致命。

  综上所述,苏联早在二战之前就已经停止了BT坦克的生产,进而诞生了大名鼎鼎的T34坦克。但因BT坦克的保有量巨大,所以在后来几乎贯穿了整个二战前后。

  战争结束时,BT坦克也基本上损失殆尽,也算是为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参考文献《苏联二战坦克》、《RussiasBT-7FastTanks》、《苏联装备的BT-5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