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鱼全站app登录网页版链接入口专注电子走刀器、机械走刀器、组合压板、精密平口钳、机床工具附件生产!
全国咨询热线:151-6666-5513

乐鱼体育电脑版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数字化的经济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作用机理与实现路径

来源:机械走刀器    发布时间:2023-12-11 07:02:46
产品详情

  摘 要:数字化的经济作为未来经济高水平发展的重要方向,为全方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数字化的经济为乡村产业、乡村生态、乡村文化、乡村治理、乡村生活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了新动力。但当前,我国乡村面临着数字基础设施落后、数字专业人才匮乏、数据共享机制不健全等现实困境,制约了数字化的经济对乡村振兴赋能作用的发挥。因此,未来要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乡村数字人才培育、健全数据共建共享机制,充分释放数字化的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巨大潜力。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迭代升级,数字化的经济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已然成为数字时代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党的二十大报告说明,要“加快发展数字化的经济,促进数字化的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层次地融合”,同时强调要“全方面推进乡村振兴”。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握好数字化的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机遇,使数字化的经济成为促进乡村振兴的强劲动力,撬动乡村经济发展的新杠杆。因此,探索数字化的经济如何赋能乡村振兴的作用机理,直面数字化的经济赋能乡村振兴进程中的现实难题并提出应对之策,是当下急需探讨的一个重要的时代课题。

  产业兴旺是全方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第一个任务。数字化的经济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已然成为乡村产业高水平发展强劲的动力引擎。

  首先,数字化的经济借助数字技术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又节约了产业成本。一方面,将数字化手段作用于农业生产所有的环节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以数字化耕种为例,在播种、施肥、撒药等农业生产环节使用智能化无人机设备,代替传统的人力耕种方式,不仅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而且提高了生产效率,使部分农村劳动力从落后的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以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和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另一方面,利用大数据、互联网、区块链等数字技术以提升农业精准化水平和降低产业成本。例如,运用数字技术能及时准确地获取土壤墒情、空气中水分含量、光照强度、病虫害等数据信息,以便对农作物实现动态监测,代替了以往传统的“靠天吃饭”,使得农业生产不再是单纯地依靠经验而是依赖科学精准的决策。电子商务平台尤其是“直播带货”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农产品交易模式,拓宽了农产品的销售经营渠道,大大节约了农产品的交易成本。

  其次,数字化的经济与传统乡村产业深层次地融合,催生出以农村电商、智慧农业和乡村旅游为代表的新产业新业态。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深入实施“数商兴农”和“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进一步促进乡村产业数字化和乡村产业振兴。在数字化的经济的助力下,2023年上半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1.12万亿元,同比增长12.5%。其中,农村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1.02万亿元,同比增长11.3%,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0.27万亿元,同比增长13.1%。数字化的经济的蓬勃发展使农村一二三产业得以交叉融合,进而推动乡村产业体系优化升级。

  实现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发展数字化的经济已成为建设生态宜居、和美乡村的有力抓手。

  第一,数字化的经济有利于发展绿色农业。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卫星遥感等数字技术能实现精准播种、变量施肥、智慧灌溉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不仅能使农业资源得到合理利用,还能减少农业面源带来的污染。

  第二,数字化的经济有利于提升乡村生态环境治理能力。运用数字成像技术、卫星遥感技术、远程数字监测系统等,对乡村的土地、河湖、草地等生态资源进行实时监测,可以适时掌握乡村生态资源的开发和污染情况,从源头上最大限度地杜绝乡村生态污染风险,更有效地整合乡村生态资源。另外,还可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打造覆盖整个乡村区域的数字化治理平台,提升乡村环境治理能力。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数字化的经济的发展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第一,以数字化的经济服务乡村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从形式上看,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数字化平台打破了文化传播的局限性,更新再造了乡村文化传播方式,拓宽了乡村文化输出的渠道,同时村民也能够最终靠平台获得更加优质多元的文化资源。从内容上看,数字化的经济与乡村文化有机融合,逐渐形成了乡村休闲旅游、特色小镇、文创产品等新型产业,拓展和延伸了乡村文化产业链。数字化的经济对乡村文化输入、输出的赋能作用,推动了乡村文化的创新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

  第二,以数字化的经济服务乡村文化数字保护与传承。一方面,通过相关数字技术的信息处理、加工及保存等功能,可以将优秀的乡村文化记录、储存下来,延续历史文脉留住乡愁,重塑村民乡村文化自信;另一方面,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能借助数字技术搭建起多元化、智慧化的数字文化场馆,讲好乡村故事,展示乡村文化,实现对乡村文化的数字转化与创新展示。

  治理有效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当前传统的乡村治理模式已不足以满足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数字化的经济的发展将有利于优化乡村治理方式,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一是优化乡村治理方式。随着数字化的经济逐渐向农业农村渗透,依托数字技术能建立农村资产管理平台、农村人口流动信息数据库、乡村法律服务平台等各种数字化平台,打通乡村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乡村治理的数字化和规范化。另外,基于 “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利用数字技术建立乡村治理互动平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多元主体热情参加乡村治理,形成乡村治理的合力。

  二是提升乡村治理效能。“互联网 + 政务”模式弥补了很多传统乡村治理的缺陷,依托数字化政务平台可以将政务办理流程和条件予以公开,不同政务部门也能实现数据和信息共享,打通了基层组织与村民之间的无障碍沟通渠道,真正将“一站式”“一门式”乡村基层政务服务落到实处,使数字化的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红利更多惠及广大乡村居民。

  生活富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目标。数字化的经济的发展正深刻影响着广大乡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慢慢的变成为推动乡村共同富裕的内生动力。

  第一,数字化的经济优化升级了乡村居民的生活消费水平。在城镇化带动下,随着数字基础设施下沉,乡村的消费潜力得到进一步释放,农民的消费观念与消费行为发生了较大转变,广大农民更加追求品质化、个性化的消费。同时,数字化的经济催生出的电子商务平台、直播带货等新型模式推动了农产品销售数字化,成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助推器。

  第二,数字化的经济优化升级了乡村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数字化的经济通过“互联网+”模式,推动乡村基本公共服务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在乡村教育方面,“互联网+教育”模式可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使乡村师生便捷地获取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共享,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在乡村医疗方面,“互联网+医疗”模式可以补齐乡村医疗短板,推进优质医疗资源辐射到乡村,有效解决乡村医疗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坚实支撑。近年来,在政府的全力支持下我国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根据《中国数字乡村发展报告(2022年)》,截止2021年底,全国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达到100%,通光纤、通4G比例均超过99%,基本实现农村城市“同网同速”。截止2023年6月底,我国已累计建成5G基站超293万个。同时,各地各级政府也在大力推进农村公路、水利、电网、农产品产地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改造。但总体而言,我国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还处在薄弱状态,我们一定要正视乡村与城市之间有较大的数字鸿沟。

  首先,资产金额的投入不足是乡村数字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的一个主要的因素。当前我国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依赖公共财政投资,尽管各级政府都在加大对数字基础设施“新基建”的投入力度,但政府财政支持水平毕竟是有限的。另外,由于投资大、周期长、回报率不稳定等现实问题,社会资本、金融资本参与投资的积极性也不高,这就导致投资渠道单一,限制了乡村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其次,技术难度也是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一大挑战。乡村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地形环境复杂,使数字基础设施“新基建”的搭建成本高、技术难度大,导致乡村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以及其他配套性基础设施的承载水平和覆盖广度明显落后于城市。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67 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5.6%,但农村网民规模仅达3.08 亿,占网民整体的28.9%,互联网普及率低严重阻碍了乡村数字化建设。

  数字人才是数字化的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现阶段,乡村数字人才供给在质量和数量方面均难以满足数字化的经济助推乡村振兴高水平发展的需要。

  一方面,乡村数字化人才引培体系不健全。与城市相比,乡村地区因经济相对落后,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等客观原因,难以对高质量数字人才形成足够的吸引力,加之政策保障体系和长效激励机制的不完善,乡村数字化人才一直面临着“引不进、留不住”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乡村现有的数字人才队伍结构失衡,乡村中既懂数字化的经济,又懂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偏少,致使乡村地区人才和经济陷入长期相互掣肘的恶性循环,制约了数字化的经济对乡村振兴赋能作用的发挥。

  另一方面,乡村居民数字素养相对不高。当前的乡村留守劳动力呈现出 “老龄化、零散化、低技能”的特征,因受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观念的长期影响,多数乡村劳动力对数字化的经济等新事物、新技术、新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能力相对较弱,欠缺以数字技术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我国乡村居民对数字技术的应用还局限在最基础的层面,像智慧农业、远程医疗、线上教育等更高层次的数字化应用领域的普及率还很低。知识水平的局限和思维观念的桎梏极大地束缚了数字化的经济在乡村地区的潜力。

  数据是数字化的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核心要素。数据要素的有效流通共享是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和释放数字红利的关键环节。但实际上,我国农业大数据的流通共享依然存在多重障碍,导致数字化的经济难以对乡村振兴实现有力驱动。

  一方面,我国乡村数据共享程度低。由于我国乡村数据共享体系滞后,导致各种信息数据闭锁于各地区和部门内部,不一样的地区和部门之间的数据资源难以实现有效的衔接,“数据孤岛”现象严重。

  另一方面,乡村数据管理缺乏统一的规范标准。乡村原始数据具有多源性、非结构性和碎片化等特征,需要经过系统搜集、整理和深度加工后才能成为有价值的信息,而当前各地区和各部门在数据采集和统计方面缺乏统一的规范标准,导致数据识别、对接和关联存在诸多问题,极大地限制了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的数据资源共享。并且,很多数据资源还停留在粗加工的层面,其可用性和共享性不足,难以深度发挥数据要素的价值。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化的经济向乡村地区纵深渗透的重要根基。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深入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持续加强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一要拓展多元投资渠道。适度放开社会资本、金融资本等投资数字乡村建设的准入限制,以吸引更多渠道的资本参与乡村数字新基建的投资;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激励政策,支持和鼓励金融机构在乡村地区提供普惠性金融服务,助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二要提高乡村互联网普及率。在人口相对集中、硬件基础好、信息需求大的乡村地区,快速推进和布局乡村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及其配套设施建设,提高乡村网络覆盖率。同时,在财政支持、政府引导、企业推进的协同合作下,加强完善乡村网络提速降费和升级改造服务,提高乡村地区特别是重点扶持地区和重要区域的宽带网络水平。

  人才是数字化的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基于我国乡村数字人才现状,构建一批复合型数字人才队伍已成为迫切需求。要实现数字人才对乡村振兴的有效支撑作用,需从“外引”和“内培”两个方面发力。

  一要对外吸引数字人才返乡下乡。人才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从“顶层设计”入手,切实完善乡村数字人才引培政策。在人才引进上,各级政府应确保对引进人才提供应有的薪资待遇、住房、子女教育和卫生医疗等基本福利保障,因地制宜制定一系列税收优惠、创业支持、科研补贴等激励政策,鼓励优秀科研团队走进乡村,从根本上解决乡村数字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的问题;在人才培育上,通过与各大高等院校、企业、科研机构通力合作,培养一批高素质、懂技术、会管理的复合型数字人才,同时定期开展数字技能人才培训,保证数字人才的专业性与先进性,持续为数字乡村建设输送高端数字人才。

  二要对内提升乡村居民数字素养。乡村居民是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提升乡村居民数字素养和技能水平是夯实乡村数字人才队伍的关键环节。通过知识讲座、技能培训、实操训练等多种培育方式,转变乡村居民旧有的思维观念,提高其数字素养和数字技能的应用能力。与此同时,可以在乡村内部,选派优秀农业人员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学习深造,使其进一步探索数字乡村发展的先进理念和前沿技术,造就出一批适应数字时代需求的乡村人才。

  数据要素是实现数字化的经济与乡村振兴深层次地融合的重中之重。针对“数据孤岛”和数据标准不一等问题,必须快速推进数据要素共建共享。

  一要搭建多元数据共享平台。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为支撑,由各地区、各涉农部门联动共建涉农信息数据库,打破“数据壁垒”,实现涉农数据资源的开放共享和有效整合,并定时进行数据普查,确保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为更好更全面的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数据参考依据。

  二要规范乡村数据资源管理。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实现数据的规模化分类和整合;统一涉农数据的统计口径,增强数据的流通性和共享性。同时,还要规范各部门数据共享的范围边界,明晰各部门数据管理及共享的义务和权利。

  [1] 唐红涛,熊悦.数字化的经济赋能乡村振兴“三步走”战略的逻辑进路[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3,37(06):91-103.

  [2] 文丰安.数字化的经济赋能乡村振兴:作用机理、现实困境与实践进路[J].改革与战略,2023.

  [3] 谢德城,涂明辉.数字化的经济推进乡村振兴高水平发展的思考——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J].农业考古,2023(03):201-208.

  [4] 肖顺武,董鹏斌.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数字化的经济服务乡村振兴的困境检视、内在机理与实现路径[J].经济问题探索,2023(05):1-12.

  [5] 钟钰,甘林针,王芹等.数字化的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特点、难点及进路[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4(03):105-115.

  [6] 习.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26(001).

  [7] 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二〇二三年全方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3-02-14(001).

  [8] 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二〇二二年全方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2-02-23(001).